说说年轻人被“催婚催育”的历史渊源
现代社会中适婚的年轻人,特别头疼的一件事就是被父母催婚或逼婚,结完婚又催生育,当一代代人被这种习俗推着往前走的时候,我们是否有过思考,这些习俗的根源是什么?
中国的历史太悠久,习俗的问题只能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这就是读书的好处,作者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能让你有醍醐灌顶之感,常常不免哑然一笑,豁然开朗。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历史基本就是一部战争史,在冷兵器时代,战争拼的是什么?是人力资源。战争的本质是抢地盘和资源,人也是资源的一种,《资治通鉴》就记载吴起在楚国时就主持过将战败国的人,移民到本国人烟稀少之地的事情;还有从内地迁徙居民去戍边的,秦国就爱干这种事;有从新占领区迁徙精英分子安置在天子眼皮底下的,秦始皇和汉武帝干这种事最出名;有从全国各地迁徙人口去充实天子故乡,想要光宗耀祖的,朱元璋就是这么干的……各种情况不一而足。
这些移民形式,基本都是站在政权的视角,或者说站在国君的视角,把人纯粹当成国家拥有的人力资源,关心的是人力资源怎么才能达到最优化的配置,还有没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至于这些人力资源作为“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通通不予考虑。
站在个人角度,肯定是不愿意被政F强制移民的,但政F不仅会强制移民,还会强制结婚和生育。越王勾践战败之后,忍辱负重,下定决心要复兴越国,报复吴国,在复兴计划里就有催婚催育的项目,要求越国人民不但要多生,还要优生。无论男女,只要到了生育年龄就必须结婚,否则就是犯罪,他们的父母要被治罪。
看到这你应该明白了这就是催婚催育的根源,但你会说为什么不对当事人治罪,而要治罪他们父母呢?
道理很简单,当事人还要留着生孩子呢。因此父母就承担起了督促者的角色,一直传至今日。
不止越王勾践,在更可靠的史料里边,汉朝就搞过强制婚配的政策:女人如果从15岁以上年满30还没嫁人的话,人头税就按5倍征收。
晋朝还有更过分的政策:先下诏选美女充实后宫,事情完结之前禁止民间婚配。等皇帝选完了,又来一道圣旨,说女性只要年满17岁的话,如果父母还没把她嫁出去,那么政F公职人员就强行安排婚配。在那样的制度下,女人首先是帝wang的娱乐工具,其次是国家的生育工具,到了适合婚育的年龄就必须婚育。
为什么要生那么多孩子?
有二个重要原因。一是为了给国家培养更多的劳动力和战士;二是养儿防老,古代不像现代社会有这么健全的社会养老制度和各种社会保险,可以规避年老后的大部分问题。但在古代赡养老人的义务完全回归到子女身上,人们为了养儿防老,就必须生儿育女,但医疗条件差,孩子的夭折率高,那就必须多生,拿数量赌概率。而为了预防儿女不孝或者无能,就更要多生了,继续拿数量赌概率。
以上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导致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都会积极催婚催育,生生不息。虽说现代社会我们不太需要过分担心养老的问题,但习俗养成的心理定势一时半会还改不了,这就是日用而不知。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