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 > 如果李安学中医,他会讲:脉诊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如果李安学中医,他会讲:脉诊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李安早年拍人与人的疏隔。开场一桌家宴。油炸松鼠鱼,片墨鱼花,满壁的刀具,暗示着主角的精湛厨艺,二胡配扬琴的曲子溜起,一边鸡包翅,扣肉出锅,十数道大菜,剪成五分钟,一气呵成。片名《饮食男女》。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

出自《礼记》。

李安讲究,台词也好。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不负美食,往往倍增了脾胃的负担,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两千年前的汉代医家张仲景,寥寥数语把脾胃的不堪重负描得如上临床。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当下之,宜大柴胡汤。(古籍《金匮要略》

“心下”即在鸠尾的区域,循着肋骨探,往往能够找到一二处痛点。用手掌按压腹部,顶手感十足。中医术语叫作“实证”。老百姓说得直接,吃撑了。

怎么办?

必须(当)用下法,柴胡剂里加大黄,泻出来。就像给白娘娘喝雄黄酒。

宋代官修的版本没有大黄,桂林古本有大黄。引出许多争论。其实不复杂。白娘娘若要三杯才能现原形,小青一杯足矣。吃到扶墙走,是要多加一些的。

又如小儿伤食,金元时期的朱丹溪喜用保和丸加减,“治一切食积”。可谓大柴胡的儿童版。

清中期的俞根初根据绍兴一带的地理气候,迭代出多种柴胡剂。柴胡枳桔汤里加了“雨前茶”,柴胡达原饮里加了“荷叶梗”。

如同重庆的火锅到了江浙,当要减些辣椒和油,添些当地的食材。因地制宜,老饕才会买账。

中医的方和中华的字一样,有传承,讲变化,随人变,随地变,从未有一丝不变的可能。

早年出方,凭症状的多,深以为耻。但凡吃多了,就连不懂丝毫医理的人,都知道买健胃消食片。要医何用!于是发愤学脉。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这则医案讲的是一个受寒发烧的患者,张仲景给了解表的药不见效,立马转变思路,用了下积食的大柴胡。外人不懂得此间的深意。用一个比方,牛市没人不敢买,熊市敢买的才是巴菲特。

呕吐而下利,就是一边吐一边拉肚子,身体状态快要跌破发行价。医生还敢攻下(就是抄底),必定有过人的见识。

张仲景的过人之处不过是凭脉。这则医案写尽了症状,恰恰没有写脉。

元代的滑寿在《诊家枢要》里写到,“滑不涩也,往来流利,如珠走盘,不进不退,为血实气壅之候。”

“滑不涩”是把滑脉跟涩脉做对比。因为这两种脉完全对立。滑脉流利。涩就是滞涩,流不动。

“如珠走盘”是形容滑脉的形状。

“不进不退”是讲滑脉的位置。

寸、关、尺都有可能出现这颗珠子。在寸为痰,在关名积食,在尺称宿便。

所以《灵枢·决气》要讲,“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

所以《灵枢·营卫生会》要讲,“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

讲得最通俗,不管是送玫瑰,请看电影,写情书,都只是在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爱意。

由此可见,《内经》与《伤寒论》一脉相承。

大柴胡的经典脉象是聚关脉。聚右关。聚左,用之,不贴切。为何,此文不展开,关注公众号再续前缘。

前年秋天对一个腰痛如折的患者,连用十余次大柴胡,越下越轻松。三颗珠子在寸关尺流连忘返。越下,珠子越小,大黄用得越少,最后不用,只取枳实、厚朴、滑石。

医家喜谈“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犹如兵家背水一战,颠倒阴阳于顷刻,大成大败。

孙思邈说,“夫脉者,医之大业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

要在毫厘之间分出天壤之别,唯有无止尽地追求细节,朝如青丝暮成雪。

《伤寒论》用阴阳贯穿始终,与叶天士建立的卫气营血体系,有关联,也有截然不同。要相互参合才有灵犀妙悟。

“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

这是从脉上分阴阳。

从人体呢?脾胃强劲的人,淋几场雨,打几个喷嚏就好了。脾胃虚弱的,经期吹点风,头晕头痛立马驾到。

即使没有学过丝毫中医,都应该明白谁是阳体、阴体吧!祖先的智慧。

推而论之,聚关脉常见于胃口不错的人群。底子不错,耗得起,把邪气一直托在中焦。讲得形象一点,日本占了半个中国,我们还有本钱坚持到底。德国闪击波兰,十来天就解决战斗了。

李东垣讲,“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

典型的不负美食,负了脾胃。

明代虞摶在《医学正传》中更进一步,“夫便浊之证,因脾胃之湿热下流,渗入膀胱,故使便溲或白或赤而浑浊不清也。”

为什么小便不清亮呢?脾胃顶不住了,食物带来的热量不能被吸收,多余的只能进入膀胱,通过小便来代谢。

肾结石,现代医学也要求少吃肉,多运动。大道相通,观察的角度、解释的形式不一样。

常年脉微的阴体,肠道里面不会太干净,不少人便秘,所谓的虚秘。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更阴。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去年一例左手无脉,唯见右关沉微。一剂炙甘草汤下去,排了许多宿便。当时不曾细想,不过觉得炙甘草汤是超级加强版的建中汤。

近日重读伤寒,仲景时时刻刻都在分阴阳。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这话我们常从汗法和下法的角度来理解。其实从脉入手,更有新意。

同样的积食滞留,于阳体显滑脉,于阴体显微脉,不仅带来治法的不同,也让我们看到诊脉诊的是正邪交战的结局

仲景的脉诊是不难的。我在临床做了不少测试,教过一些对中医有兴趣的患者。手感好的,二十分钟就会了。难的是,他不知道这个脉象背后的深意,要用何种方式解决,哪种方式最为妥当。

中医重经验,经验是对细节的掌控程度,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然而在方向的判断上要十分容易才对。有几个患者日常摸到邪气胜的脉象,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都会找我调理。

天天喊治未病,不觉得自己病了怎么治?患者要懂一点身体运转的规律,中医专业要普及。

十多年前看《饮食男女》,里面的一句台词,印象深刻。

“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对脉象背后规律的探索是如此,对中医的普及是如此,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是如此。

三易其稿,向白居易学习。有生之年可以写一些连小孩子都能读得明白的医案。那样中医不至于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革命永无成功,我辈永远努力。

李安《饮食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