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奇闻 > 道家的思想,长沙马王堆古墓秘密

道家的思想,长沙马王堆古墓秘密

公元1971年底,长沙城里有个疯子逢人就说,自己夜观星象,长沙城即将有一座古墓出土。

当时的长沙驻军正在两个小山坡建造地下医院,施工过程中经常塌方。没过多久,有一天用钢钎进行钻探时,先是钻孔的洞里突然冒出一股呛人气体,此后又蹿出一道幽蓝色的火焰,军官认为下面可能是战长沙时留下的油料库,决定继续挖掘。

时任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的候良先生,得到消息后,认定可能是一座古代大墓。

《岳阳古物闻见录》曾经记载:元朝时期,一群窑工组织盗墓,没想到墓内突然滋滋作响,磷火从里面窜出十多米,盗洞瞬间成了火窑,这些窑工被活活烧死。

长沙自古墓葬多,盗墓的更多,本地称这种墓葬为“火坑墓”。根据现有史料记载,“火坑墓”的技术在元朝以后失传绝迹。

在此二十年前,著名的考古学家夏鼐(读音:奈)老先生曾经考察过这片地区,并说下面是一个汉墓,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因为施工的原因,古墓已经漏气,必须尽快进行发掘。征得上级同意后,馆长找到“疯子”,展开抢救性发掘,事实果真如“疯子”所言。

这就是震惊中外,留下许多未解之谜的“长沙马王堆汉墓”。

最大的是辛追夫人墓,长沙话称为辛追“娭毑”(奶奶)。

最小的是利苍墓,利苍是帮助刘邦战胜项羽的一位道家宗师。

中间的墓穴,则是利苍之子墓。

长沙马王堆的三座坟墓是利苍家族的墓地。

利姓是道家姓氏之一,道家老子,又名“利贞”。

墓葬内每一件物品,都是足以震惊世界的奇迹:

出土时肌肤尚有弹性,五脏六腑俱全,千年不腐的辛追女尸。

在漆盒里装了两千多年的藕汤,打开的时候藕片还在汤中晃动,彷佛昨天刚做的一般。

埋了两千多年的漆器,直到今天都像是新的。

还有两件“素纱襌衣”,折叠起来可以装到一个火柴盒里,重量轻到现在技术也无法完全复制。

古籍经典

更震惊的,是两千多年前的典籍。

《黄帝四经:十六经·经法·道原·称》

黄帝打败蚩尤之后,到底是怎么降服三苗和九黎族的,是如何治理天下的?

两千多年来,儒生们说黄帝是垂拱而治,君臣父子。

但随着汉墓里失传的《黄帝四经》重现天日,黄帝的治国手段也揭示出来,里面的记载让所有人都傻眼。

《黄帝四经·十六经·正乱》“力黑问于太山之曰.......黄帝身遇蚩尤,因而擒之,剥其皮革以为干候,使人射之,多中者赏。其发而建之天,名曰蚩尤之旌。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腐其骨肉,投之若醢,使天下口之。”

大概意思:

黄帝的师傅太山之稽,对黄帝的臣子力黑说,黄帝在战场上遇见蚩尤,并活捉了他。将蚩尤的皮剥下来,做成靶子让众人来射,射得多的就给予奖赏。将蚩尤的头发和首级做成了一面旗帜,高高竖起,让每个人都看得到。将蚩尤的胃中塞满稻草,做成蹴鞠供大家踢球赛,踢得好的人有重赏。在蚩尤的骨肉剁成泥,拌在韭菜中分给蚩尤的部下们吃。

黄帝治理民众的手段更不客气,充满法家气息。黄帝命令民众,禁止触犯我的法令,禁止不吃我给你的菜,禁止扰乱我的民心,禁止违抗我的思想,如有违反,蚩尤的下场就是未来你的下场。

据说《黄帝四经》是黄帝亲自编写的书籍,里面所有的观点都来自他自己的真实记录,没有半点美化的地方。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籍经典远不止这些,一共十二万字,整理出42本古籍,很多跟现在流行的版本大相径庭。

其中的风水书籍《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简直就是穿越的天文书。

《五星占》详细记载了“木金火土水”五颗行星的运行规律,和今天的数据对比,580天只差0.43天。

《天文气象杂占》详细记载了二十九颗彗星的名称、周期、模样。用现在的方法来统计,观察这些彗星,至少需要600年。

问题是,古人是怎么观察到并且记录下来的?现代科学家用天文望远镜看到的彗星模样,和帛书上的对比,竟然高度一致。

这种事情要是发生在同时期的玛雅文明,呵呵,绝对又是远古外星人的有力证据。

辛追棺椁内还有一副T型帛画,画的内容是“天地人”三界,和玛雅巴加尔二世皇帝棺木上开火箭的那幅图有点类似。

法国科学家“让-马克·博奈-比多”在《四千年中国天文史》说:从天文记录上来看,天朝的历史就绝对不止五千年。

《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的重点内容,可是“占星术”。

夜观天象预知未来的方法,早就失传。

或许已经永远被封存在历史长河,不得窥见吧。

失传的道家思想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籍帛书本,与现在传世本,存在一些差异。或许是传抄失误,或许是有心人篡改。

这些差异大多看似仅是只字片句之间,但意义却有千差万别之远。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利苍儿子墓内出土的道家思想,早已失传多年。

以下对比《道德经》汉墓帛书本与当今传世本的部分差异。

第一处·道德经·第二章:

传世本: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帛书本: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

二者差别不大,就是一个“之”字,但意义却完全变了。

“有无相生”与“有,无之相生”。

第一个理解就像现在流行的阴阳相生一样,你生我,我生你,互为其根,自循环而无始终。但第二个理解却是“有,是由无而生的,无是有的根本”。

这个理解,才与《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六十三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相互应和。

照第一个理解,则完全与儒家解说易经的《十翼》,解说太极图的《太极图说》搅和在一起,混成了稀泥。难怪导致有些人误以为《道德经》是出自《易经》。

第二处·道德经·第十四章:

传世本: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帛书本: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两者只差一个字,把“今”换成了“古”。

按照传世本的理解,是要遵循古法来治理现代。所谓“祖宗之法不可易”,推崇周代之礼治天下。

但是孔子向老子问礼时,老子却告诉他“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你所学习的那一套,都是已经去世很久的人所言。对这些很久以前的人说的话,要活学活用,不可拘泥。

《庄子》直接解释原因:“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你学习的这些东西,都是先王留下来的遗迹,又哪里是他们的真实内涵呢?脚印是脚踩出来的,但脚印又哪里是脚呢!

按照帛书本的理解,则是要法随时变,以适应当下之法来治理当下。种植种子的方法,和培育幼苗、照顾成树的方法完全不同,因为时势和对象发生了变化,所以才要以“今之道”来“御今之有”。

第三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传世本:大器晚成。

帛书本:大器免成。

同样是一字之差。

一个是持之以桓之意,大才都是很晚才有成就。

一个是顺其自然之意,大才不是人为刻意成就。

可以看出,“大器晚成”在《道德经》体系中完全就是外来户,上无依下无靠,突兀而孤零零的,如同飞来之石一般。但“大器免成”,却与整本文意相通。

《道德经》说“大巧若拙”,我们总觉得自然界的素材不够完美,想要人为去改造它,制作成器。但我们制作出来的任何器物,都远远比不上自然界一片树叶,一只小鸟那么精巧。

所以,自然成就之才,才是大才。人为造就之才,反而是拙才。试图把人塑造成“器”,才真正是“夺天之造化”,不过是变巧为拙,变美为丑而已。

第四处·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传世本: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帛书本: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不知知”这句话,一直都不理解是什么意思,莫名其妙,怎么也解释不通。在网上翻来复去才找到一个勉强看得过去的解释——知道表现为不知道,这才是高明;不知道表现为知道,这就不够理智。

这个解释一下就把老子的形象拉低了无数个档次好吗?整个一副装模作样、世故狡诈的老头嘛!

说好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呢?怎么能明明知道却装不知道这么腹黑呢!难怪有学者把《道德经》读成阴谋论,根本就不是老子腹黑,而是读的人内心奸诈。

读一遍《庄子》,就能恍然大悟。《庄子》里有个人叫南荣趎,他说:邻里生了病,周围的乡邻询问他,生病的人能够说明自己的病情,而能够把自己的病情说个清楚的人,那就算不上是生了重病。

这就是“知不知”和“不知不知”的差别了:能够把自己的病情说清楚的人,就算不上是生了重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生了什么病,那才是真正的重病。

庄子由此感慨:我们都知道,对父母说的话一味称赞,对领导说的话一味奉承,这是“谄媚”的行为。但社会潮流认为是对的,我们往往也会赞成。社会潮流认为是错的,我们往往也会反对。我们这样生活着,岂不正是一直在“谄媚”,而自己还不知道吗?

我们穿着华美的衣裳,打扮艳丽的容貌,修饰自己的言行,讨好献媚于举世之人,却并不认为这是谄媚与阿谀,这不正是最大的迷惑吗!

第五处·道德经·第五章:

传世本: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帛书本: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仍是一字之差。

一个是“多言数穷”,一个是“多闻数穷”。

多言数穷再怎么传抄,也不太可能变成多闻数穷。因为二者无论字形和意义都相差甚远,所以很有可能是后人改的。

那为什么改呢?因为很难去弄明白:“多闻”,怎么会“数穷”?我们一直推崇的,不就是见多识广,博学多闻吗?

“少言”就不用多说,儒道二家都提倡。比如“少说多听”,“言多必失”,“希言自然”,“知者不言”等等。但是对于增长“见闻”方面,儒道二家就有差别了。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道家却提倡“不出户,知天下”。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博者不知,知者不博”。

“塞其兑,闭其门”。

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其实这里老子主要讲述一个道理:不要被外物复杂的声色变化迷惑而去追逐表象。为什么?因为变化是无穷无尽的。

一颗石头,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能得到无数不同的形象。知识取用于万物,随着认知角度的不同,推陈出新无穷无尽。所以不要向外去追求表象,而是要“守中”,把握事物的根本。

如此再结合前文,“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之间,不就好像一个大风箱一样吗?中间空虚而不闭塞,四周绷开而不塌缩。只要一拉动,就产生无穷的风。

就像天地只要一运行,就有无数的万物衍生出来。与“多闻数穷”有明显的前后文对应的关系,所以此处当取“多闻数穷”。

第六处·道德经·第八章:

传世本: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帛书本: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这个地方也让人迷惑。

《道德经》对“仁”持以批判态度,《庄子》也是。怎么在这里又出现“与善仁”呢?那诸如“大道废,有仁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怎解?

帛书本出世才知道,根本就没有什么“与善仁,言善信”,而只有“予善信”。

“仁义”这东西,《庄子》说“仁义惨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形容它是在人世间播糠迷眼,让人颠倒是非。

因为天下有道,就不会体现出什么“仁义”,所以如果奔着追求仁义目的而去了,最终的结果就是天下无道。如此一来,提倡仁义和提倡天下无道何异?

《庄子》还说:

素材没有被分割,谁还能用它雕刻为酒器;

白玉没有被破裂,谁还能用它雕刻出玉器;

人的自然本性不被废弃,哪里用得着仁义;

人固有的天性和真情不被背离,哪里用得着礼乐;

五色不被错乱,谁能够调出文彩;

五声不被搭配,谁能够应和出六律。

毁弃人的自然本性以推行所谓仁义,这就是圣人的罪过。

最好的品质,是天真淳朴的自然天性;最好的生活,是自然而然、不知不觉的生活。天真淳朴不能人为培养,而只能保护不丢失;自然而然不能人为创造,而只能保证不破坏;不丢失不破坏,这就是无为。

第七处·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传世本: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帛书本: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也。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这里更妙,只改了一个语气词,就把否定变成了肯定。

“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是指什么呢?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王用来自称的用语。“寡人”如何如何,“不穀”如何如何。

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老子指出了这个自称的来历: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也就是诸侯王表示自己愿意“受国之垢”,处众人之所恶,以下为根基,以贱为根本的意思。所以侯王这个自称,表示不忘本,向来是广受赞赏的。

但问题来了,一个自称,就得到了这么多的赞赏,说明了什么?说明只是在说说而已,根本就没做到。为什么呢?如果真的做到了,别人也就不会去赞扬了。

一个自称,相对于真正做出的行为,算得了什么呢?人们去赞扬它,只是因为没有别的可赞扬的了。所以后文紧跟“致数舆无舆”:招来太多赞赏,就等于没有赞赏。

玉和石的差别在哪里?玉很美,但只能让极少部分人得到,所以人人都去赞赏它。石头很糙,但却能让人人都受益,大家造屋盖房随便取用。人人都能受其惠,人人都能得到的东西,大家反而习以为常,不赞赏它了

就像水,赞赏水的人虽然很少,但大家一时一刻都离不开它。你说是玉贵重,还是水贵重?所以被太多人赞赏的东西,必定不能普及大众、惠及天下,又有什么好赞赏的呢?这就是“至誉不誉”的道理。

第八处·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传世本: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帛书本:道生之,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

古代“形”和“刑”是通用的,没毛病。

有毛病的是把“器成之”改成了“势成之”。

“物形之,势成之”,这里是很难沟通上下文的。道、德、物后面跟着动词,它们本身是做为主语的:

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

那么“势,成之”是什么鬼?

这里的刑,是刑伤的意思。

“朴散则为器”,朴是怎么散掉的?被刑伤了。所以“物刑之而器成之”,这里的“物”,指的就是刑伤外物、刑伤自身的人。他们对待外物的方式是:挑选自己觉得有用的,丢弃自己觉得没有用的;他们对待自己的方式是,留取天性中觉得好的部分,抛弃天性中觉得不好的部分。

“刑”是雕刻砍削的意思。

一块木头,把它雕出花来,做成好看的器物,那么被削下来丢弃的部分,不正是觉得没有用的废料吗?

他们因为拥有智慧,所以懂得去改造工具,制作器物,让事物按照他们的想法成形、成器,但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与道相悖逆的。

道有生养万物的特性,天生地长的自然之物,即为“朴”,它们完整地保留了道所赋予的天性。“朴散则为器”,是指背弃了道,成为被雕琢、被使用的“器”物。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因为任何“器”物都来源于朴,所以掌握了朴,就能成为天下器物之母,就能成为它们的官长。

所以“朴虽小而天下莫能臣”,所以要“抱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