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 > 康熙原版雍正后印的《曝书亭集》

康熙原版雍正后印的《曝书亭集》

最近网拍到一套康熙原版后印的《曝书亭集》(24册,两函)

拍卖说明上只题《曝书亭集》80卷附《笛渔小稿》10卷。只提是康熙版,只配了一副照片,看上去确实是康熙原版,但是后印本。查本书全套初刻于康熙48年,有《曝书亭集》80卷又附录散曲《叶儿乐府》一卷再附《笛渔小稿》10卷,因为涉及到一些但是违碍人士的名字,所以后印本往往有铲版,比如反清的人士查慎行,魏禧的序言以及和朱彝尊和屈大均唱和诗(卷三《东官客舍屈五过罗浮之时》卷四《喜罗浮屈五过坊》《寄屈五金陵》等处)在乾隆年的后印本都剜版铲除了,但本拍品没有具体说明,只能碰运气拍了下来,价格不算高,书到手后当天急忙一翻看,居然书中查慎行,魏禧的序都在,屈大均的倡和诗文都没有铲除,再一看80卷后那卷散曲《叶儿乐府》也在,真是大喜过望。

激动了几天后,再查到资料说《曝书亭集》除了上述乾隆年间剜版以外,还有秘密: 书中有三两处”揆叙“和”汪景祺“的名字被剜掉,卷二十三有《三月十日诏下青宫再建喜而赋诗》一首被剜掉。这几处都是雍正朝的忌讳:纳兰揆叙因为支持过和雍正争皇位的兄弟允禩,汪景祺是年羹尧的人,这两人都是雍正一朝的罪臣,那首《青宫》诗更是给康熙朝废太子做的,更犯忌讳, 这些剜改和我买的书一一相合,据此我推断这套书应该是第一次剜改版(大约在雍正时期印刷的),尚在乾隆时期第二次剜改之前。

不知将来能否有机会买到未剜改的真正康熙原本初印本。

朱彝尊的《曝书亭集》我是久仰大名,一直想买来读,这书有民国商务印书馆的国学基本丛书本(上中下三册一套)。记得几年前在台北的一家旧书店了看到,一问价,老板报价高的离谱,不知道他是不是听出我大陆口音的普通话而故意报的高价,总之书没买成,好在不久在孔网上买到这套民国版,一直束之高阁,直到这几天才拿出来读。朱的诗词是很好的,但是我没耐心看,墓铭这些也都略过,但书中几十卷的记传序跋文字,值得精读,他众多的古籍题跋可见他博览群书,学识深厚;再比如他的上《明史馆总裁书》7篇见其史学造诣,书札见其交友广泛且当世大名人,比如和顾炎武一札,指出顾解释“采苓”苓字为“邻”不对,认为苓是古“莲”字,能和顾炎武这种当世大儒用平等口吻论学,可见朱彝尊在清初的学术地位之高,很多文章涉及国学知识太深奥我也读不懂,最喜欢读其游记。录其中一篇,管中窥豹,尝鼎一脔,可见其学识之渊博,其为文不仅信手拈来,而且能有自己的思考。

《风峪石刻佛经记》

太原县之西五里,有山曰风峪,风穴存焉,相传神至则穴中萧然有声,风之所从出也,愚者捧土塞穴建石佛于内,环列所刻佛经,凡石柱一百二十有六,积岁既久,虺蝎居之,虽好游者勿敢入焉,丙午三月,予率土人燎薪以入,审视书法,非近代所及,惜皆掩其三面,未纵观其全也。由唐以前,书卷必传写,甚者编韦续竹,截蒲辑柳而浮屠之言亦为山花贝叶缀集成文,学者于时穷年笔札,不能聚其百一,难矣。石经肇自蔡邕,岁久沦缺,至唐郑覃周墀复勒于京兆,后唐长兴中,始更传写为雕印,舍至难而就至易,由是书籍日以盛。顾世之学者忽其易反或束而不观,何与?岂其所谓日盛者乃其所以衰与?北朝之君臣,崇奉释氏,故石刻经像,在处多有,予友太原傅山行平定山中,误堕崖谷,见洞口石经林列,与风峪等皆北齐天宝间字,而房山石经刻之自隋,甚矣!其法之蕃炽也。今佛宫所栖,少者百人,多至数千人,然通其旨者,率以语言文字为无用,见讲佛经者,往往鄙置不屑,呜呼,佛之说虽戾于圣人之言,要皆彼国中之先生长者也,既用其法,尽弃其先生长者之言,何如哉?九经之文,在西安府学,儒者虽不能尽观而得之者,咸知爱惜,至风峪所藏,其徒虽繁,莫有顾焉者矣,是则释氏之无人,尤甚于吾道之衰也夫?! 傅山闻之曰”然“。遂书以为记。

这篇小文文辞典雅,描写入境,其中对儒家佛家图籍源流了如指掌,他对当时倡导”不立文字,直至人心“ 的禅宗佛教不无讽刺,虽然佛教子弟繁盛甚于儒家,可是他们对自己宗教的藏经宝地却无人涉足问津,落得被一个儒家子弟嘲笑“释氏之无人,尤甚于儒道之衰”。明末儒学走入疏空的心学歧途,真和佛教被禅宗主宰的境地异曲同工。朱彝尊不禁发出这种“五十步笑百步”的嘲讽了,非常有见识和幽默感。

曝书亭中曝晒之书广且博矣!竹垞老人腹中之书广且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