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道术真的存在吗?
虽然道家宗教化之后,极力推崇道法自然,但任何团体一旦产生宗教性,巫术、祭祀的神秘力量,就间接根植在其骨髓中。
道教的先贤们意识到这一点,尽量对道教系统中神秘化的部分进行制约和规整,并逐渐形成了符箓、咒法、阵法之类的法术。
这些法术在道教所有派别都有流传,每个教派都将这些东西视为门内秘术,只有心性坚韧,得到前辈同门认可,才有资格学习核心的秘法。
例如正一派·天师道的授箓,经过修行,研习典籍,得到箓坛监度师、传度师、保举师的认同,才能进行天师道的传度仪式,正式进入玄门核心,从而学习符箓、咒法、以及各类法术,与祖师、神明沟通。
茅山法脉隶属正一派·上清宗,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传承道法。最初的茅山道士,大多隐居山中,有时也会与寻仙问道的政治家们有所交集。学成之后,茅山道士也会入世民间历练,将茅山一脉的咒法与医术用于治病救人,为民做法打醮,消灾解难。
茅山术由正统到民间化的过程,要从西汉初期三位祖师爷“三茅真君”讲起。
茅家自秦始皇时代就修习道家学说,甚至有得道成仙的传闻。到了汉景帝时期,老大茅盈受到家族仙人点化,从小研习道法,十八岁离开家乡到北岳恒山,清修《易经》与《道德经》两部经典长达六年。
后来有位修真者指点茅盈:“修道依照典籍而行固然是正道,但无良师指引,无益友切磋,终究孤苦难成。大道漫漫,需领路之人。”茅盈见此,知机缘已到,赶忙参拜。
修真者要茅盈去往西城,拜一位真人级别的玉君为师,修行玉佩金珰之道,太极玄真之经,以及诸多上清法脉的道术符咒。
茅盈四十九岁时,修道有成,返回家乡。茅盈的二弟茅固被汉景帝封为太守,三弟茅衷是汉宣帝的五更大夫,见大哥得了大道真传,于是辞官在大哥茅盈指导下修道。
茅氏三兄弟寻觅一处风水宝地,修建三茅道观,传道救民,驱邪镇妖,并且用各种灵丹妙药,符箓咒法,为当地百姓进行生理救治和心理疏导。
此宝地即茅山,后世道教称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茅山上清宗法脉,素以道术闻名于世,说起道术,就不得不说道教两个流派的划分:正一派与全真派。
东汉中后期,汉朝“开国三杰”之一张良的第九世孙张道陵,建立道教,世称天师,结盟修道者,开创“正一盟威”,后世称“正一派”,可食荤腥,娶妻生子,不用出家,必须学习符箓、咒法、阵法、诛邪、除魔、医药、风水等秘术。
南宋时期,王重阳创建全真派,主张性命双修,以清净无为,修身悟道为主,不钻研术数、法术与符咒。全真需要严守戒律,必须出家蓄发,不食荤腥,不婚配生子。
正一派里影响最大的,就是茅山上清宗。
茅山术认为,人体每个关窍脏器,都有一位神明护佑,当妖魔鬼怪入侵人体后,若能唤醒人们脏器之中的神明,就可以通过引导正气,抑制邪气,达到康复身体,消疾退灾的功效。
肉体凡胎,有什么资格请动神明呢?在学习玄门符箓之前,先要学习《易经》《道德经》等经典,通过一层层教内考核,得到神明认可,获得“役使万灵”的力量。
而“御鬼请神”的力量一旦下放给道士,就要受到神明的制约,不至于普通的凡人胡乱使用。正规茅山道士须守“十诫八忌”才有资格使用符咒法术。
持守十戒:
一戒贪得无厌,二戒迟疑不决,
三戒粗心鲁莽,四戒假公济私,
五戒亵渎神明,六戒帮恶杀生,
七戒酗酒好色,八戒铺张浪费,
九戒与恶为奸,十诫滥收学徒。
画符八忌:
忌妇女经血,忌淫欲色念,
忌精力不济,忌意志消沉,
忌敛财贪欲,忌见人不救,
忌助纣为虐,忌贪图名望。
正一派认为,符文是赤气化生而来的一种“气”,以天地自然为师长学习道法,内修三光成道,结合道士的自身修为,运用三光凝成符咒(以道士自身修行,收集宇宙本源的“道气”凝聚成符,无论风火雷电,还是治病救消灾)
画符前须沐浴更衣,念诵清水咒、清纸咒、清笔咒。念诵之时,要变换掐准对应的手诀,踏着对应的罡步,并且手诀和罡步都需长时间训练才能一气呵成。经过这一系列复杂的仪式,才可以静心守气,画下符咒。
通过画符者对天地大道的了解,祷告沟通祖师爷或者各路神明,帮助这种“气”形成不同属性和功能。如五雷咒、玄冰咒、紫幽咒、灭神咒等等,都是这套原理。
五种颜色的符文:
金、银、紫、蓝、黄。
金色的威力最大,耗费的心力与血气最多,黄色则是最普通的纸符。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茅山上清宗也经历了兴盛与衰败。那些根脚清正,隐居深山的道士,变成了影视小说等文艺作品中擅长驱鬼请神,炼化僵尸,豢养鬼怪的形象。
“人怕出名,猪怕壮”,由于茅山术的灵验和适用性强,某些妖邪灵异事件也让茅山术背黑锅,造成正统道术在民间形象近似巫术。
有些地方偏僻,信息堵塞,一些江湖术士、神棍,也会打着茅山道士的旗号招摇撞骗。抛弃研读《道德经》等经典的修身修心,直接使用符文咒法,设坛打醮的法术,形成所谓的“野茅山”和“民间茅山术”。
从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兴起,天朝主持祭祀活动的角色逐渐由修道之士担任。苦难中的人们需要神秘的力量支撑活下去,也需要神秘力量解释一些无法理解的事物。
其中的真真假假,请诸位见仁见智。
作者:鹿鸣演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