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选择
我读过两本书,一本是黑塞的《精神与爱欲》(也叫《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一本是毛姆的《刀锋》。这两本书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谈到了人生的选择问题。
《精神与爱欲》讲述的便是两个才华横溢但天性迥异的青年,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的故事。他们两个人分别代表了理性与感性,但其实在一开始,歌尔德蒙也是秉承父亲的意愿选择做一个修士,也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位崇高且理性的神学家。但在遇到纳尔齐斯之后,歌尔德蒙在他的指引下,慢慢地明白艺术家才是更适合自己的路,他也决定去尝试。结局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走上了他该走的路。
毛姆的《刀锋》则更像从我们普通人的视角来讲述的,我甚至从主人公拉里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些许影子。从部队退下来的拉里,在亲朋好友的安排下,已经有了在大多数人看来是非常好的人生路——和女主结婚,去某个亲戚家上班,事业爱情双丰收,如果还不想上班,可以先去一所好大学上学,毕竟还年轻。但拉里却做出了令大家瞠目结舌的决定,他想去旅行,去一个陌生的城市闲逛。在大部分人看来,拉里太傻太天真了,因为面前有那么好的选择,却还犹豫,简直是天底下最傻的大傻瓜了。而在想通之后,他也决心走上自己该走路,那条路通向自身的灵魂,通向精神与思想。
我在读了这两本书后,也思考了关于人生的选择问题:我们到底该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路呢?我经常听人说:我们的人生路是命中注定的。就像我们选择某个工作,遇到某个人,以及自己以后过得怎样,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事。但我很有疑惑:如果我们的人生真的是命中注定的话,那我们来到这人间的意义是什么?就比如一个普通人,大致的人生走向便是:出生、学走路学说话、上学、毕业、工作、成家、生儿育女、退休、老去。那么,这所谓的命中注定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呢?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这样的模式去走,那我们和机器有什么分别呢?
我以为,有些事情的确是命中注定的,而有些事情则完全在于自己的选择。命中注定的是什么呢?是我们的出身,有的人生在穷苦的人家,有的人生在富裕的家庭,这是我们无法选择的,这是命中注定的。而在我们出生之后,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完全是自己的选择。
初中临近毕业,那时我们就面临了一个选择,是继续上学,还是出去打工。虽然那时的我们还都是未成年,但在08年那时,未成年便出去打工的比比皆是。我的很多同学便选择了出去打工,学习不太好又不喜欢学习,出去打工好像便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他们大多去的是苏州昆山这些地方,那里电子厂比较多。我则是继续上学,上了高中,后来又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才彻底告别校园。
上学时和这些出去打工的同学,我也会和他们中的几个人保持着联系,我经常听他们说:“打工太辛苦了,要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不会出门打工。”但转而他们也会说:“这就是我的命,打工命。”我在想,这真的是命中注定的事吗?我在高考后就曾差点选择打工,我的成绩并不好,高考成绩也仅仅三百多分,上大学也只能读大专。我当时就想:要不就直接打工去算了。现在回想来看,要是当时真的选择打工去了,我恐怕会后悔一辈子的。人还是要读一读大学的,并不是为了多么高的文凭,而是大学能给自己带来新的思维,我们的思考方式也会因此变得不同,就像多读书也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知识和智慧一样。
但上学还是打工,绝不是命中注定的,而完全是自己的选择。有人会将责任推到父母身上,怪父母不让他继续上学。我邻居家的父母便是如此,不让她继续上学,但在她的强烈反对和坚持下,终于还是上了学。
还有关于结婚。有些人会说,命中注定我要遇到不良人,于是结婚后不幸福,直至离婚。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也是自己的选择。无论是父母的安排,还是相亲说媒,又或是自由恋爱,倘若你抵死不愿嫁娶,难不成谁还能强行将你推上婚姻的殿堂?说白了,大多数人只是不愿承认是自己选择的问题罢了,那意味着,错在自己。
我只是觉得,过去的就过去了,也不要把过去的一切都归结于命中注定,那又何尝不是自己的选择?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眼前,走好眼前该走的路,慎重每一次选择,因为我们的人生完完全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或许会说:“我的人生不是我自己选择的,我听从了父母或别人的安排。”但那又何尝不是自己的选择?你只是选择了听从父母或别人的对你命运的安排。这,也是你的选择。
公众号:雁冰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