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些对中医的通俗误解的批判
1、中药好,西药快
这是最常见的误解,主要因为以前的很多广告词宣传,因为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它们关于疾病和健康的观念完全不同,中医的观念其实非常好非常先进,只是人们惯性的把医学理解为“好”和“不好”,“快”和“不快”,其实是站在一种“消费者”的角度,希望最快最短时间获益,这种思维,如果忽视了疾病发展的客观要素,其实非常愚蠢。其实所有医疗的本质就是让你恢复到得病以前的正常轨迹上,进入正常的生活生产,这其中哪怕短暂的“好”,也是不符合医疗的本质的。中药针灸有很多方法都可以进行急救,只是当代人因为中医中药经济效益低下把这些传9
统抛弃了,想想住icu一天要花多少钱,吃中药扎针又多少钱,有经历过的应该都明白。西药也有缓慢治病的,临床上主要看如何取舍能让病人获益更多。但是牵扯到很多利益问题,就变得不单纯了。
2、信中医,不信西医
用“信”这个词也很愚蠢,人们习惯把自己不了解不认识的事物称之为“玄学”,“宗教”,其实中医是一个很完备的医学系统,它的理论都是可以自洽并且运用到现实中,人们用“信”这个词,其实是把中医变成了一种玄学,宗教,其实中医不是这样的,它有科学基础物质基础,只是和西方那一套表述方式不一样。很简单的道理,你吃进去的药,扎进去的针是客观的物质干扰,大家都能看到,吃完以后病好了,能说是玄学吗?
还有比如只要咳嗽,恶寒,吐白痰,只要用上小青龙汤,基本一剂就能见效,这说明中医是可重复的,不是虚头巴脑的玄学。中医本身就是通过实践归纳出来的一种科学。有很多搞科普的中医大家总说中医是“哲学”,其实是把层次搞错了,他们这么说不是为了给自己包装上玄学色彩让人膜拜,就是没有学懂。中医思想可以说是哲学,但是中医本身是科学。中国哲学思想是用来指导中医实践的,这两者并不能划等号。
3、一定要到病治不了了,再去找中医
这种想法是愚蠢至极的,而且病人自己肯定也没算过帐。任何一种急性慢性病,只要中医药能看好,一定是中医药维持获益,后期的预后效果是最好的,因为中医的健康理念里面是有“治未病”一说的,它看似很玄,其实并不是这样,只是中医的观察方式能够提前看出来问题的所在,但是西医不行。中医可以在你起病前还没有到特别严重,不能治的程度下,就帮你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但是西医是没有这一说的,西医大部分都是你出现各种指标的异常以后,通过各种手段去改善指标,它认指标不认人。
这是中医先进的地方。
但是临床上各种重病,包括我自己也会接到很多类似的病人,都是西医失治了以后来找的,到那时候基本上已经到了后期很难治了,就算神仙也棘手。但病人还会责怪中医,就因为纯中医多是单打独斗,势单力薄,我觉得这样很不对。不应该去捋一捋这过程中你都用了哪些东西,是谁给你用的,和之前预期的效果一样吗?我们假设一个肿瘤的病人做了手术以后活了三个月,但是如果他不做手术,选择中医活了一年,那是谁对病人的获益更多呢?但一般这时候病人家属就会怪你,说怎么只活了一年,可是他不知道去找西医死的更快。
但是很多时候,病人只要检查出指标有问题,就被西医忽悠去终身服药或者做手术了,也轮不到中医来治,所以我常说当中医很难,因为从小到大的教育已经给很多人盖上“思想钢印”了,只要发现指标异常,图像异常,立马就去找西医了。到最后来找中医的时候基本是灰头土脸的,因为无路可走,想死马当活马医了。这种连信心都没有的状态,又有几个大夫能治得好呢?
4、中医只要把脉就能知道一切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病人,说你给我把把脉,说说我什么病,有时候遇到这种就不想理。首先,把脉不是万能的,中医是四诊合参,“参”就是“参考”,把把脉这种特殊诊法神化就是一些影视剧,小说的影响,不要过于极端的去代入。其次会把脉而且把的很好的大夫,我真没见过,包括一些所谓的“大师”,多是参考一下,有些学的不好的就装装样子。李时珍濒湖脉学里面有二十八种指下的感觉,按照常理,一般人能摸出七八种,就已经算很厉害的了,人的触觉是有极限的,更何况要在表征出来的脉象里面去推理出身体的时间变化,这想想就是很困难的事,非天才不能为。那些给人把脉说出很多症状的多是在你一进门的时候,就靠望诊得到了很多信息。
所以不要神化把脉,它只是一种诊法,和望诊一样,真正能从时间性上进行很准确的判断的,还是要靠望闻问。这样刁难中医,为何不叫西医通过你的化验单说说你小时候摔倒过几次,你晚上睡觉做的什么梦,你身体上的肿物有多大,西医估计也会回答,你脑子有问题。
5、中医博大精深,高攀不起
其实中医的理论来源来自道家,人们听着很玄不过是因为我们小时候的教育都是西方那一套科学教育,对传统文化,哲学涉猎没有多少,中医其实也是一种技能,是可以学习的,虽然也看天赋,但是和其他行业的看天赋没有区别,任何行业都需要看天赋。
但是中医里面,有很多治疗方法,可以不用看天赋,只要你认真就好了。譬如经方,如果分析的不是很到位,哪怕有一两个症状对上了,只要大方向,也就是阴和阳没有辩错,其实都会有疗效的,只是好和一般的区别。伤寒论里面张仲景本人用的也是那种症状拟合的系统,只是背后的分析可能需要很多中国哲学的功底,这些就需要看很多书,一些粗糙的治疗,普通人也是可以学习的,譬如麻黄汤只要恶寒发热初起,不咳嗽无痰都可以用,桂枝汤调和阴阳,只要感觉昏昏沉沉,身上不爽不清明都可以用,小柴胡汤,只要口苦,胸满,默默不欲饮食都可以用。
只要记住这些症状,就能大差不差的治疗一些自己和周围亲戚朋友常见的问题,中医没有那么高不可攀,它其实是很亲民的,一般来说乡下都会流传很多偏方,也很好用,只要效果很好,其实都可以去用起来。
6、中医看缘分
这是一种很虚无的说法,看似对也看似不对,其实作为医生,只要有医德,肯定都是希望病人好起来的,除非是那种很贪财又不学无数大夫,或者投机取巧的病人,认识不到自己的疾病发展,控制的好是什么样子。
“缘分”这个词是一种很温和的说法,为了保留,悬置一些可选择的余地,但是可怕的是,很多病拖到后期,是没有选择的余地的,叫天天不应的情况更多。我是因为害怕"缘分"这个词让人抱有很多侥幸心理才批判,世俗化的传统文化比较温和,可是真实的儒道佛里面,是善恶分明的,是强调修养的,列出来的条文,一般人都很难去遵守,因为人有惰性,劣根性 ,喜欢投机取巧,选择沧桑正道的,反而是少数,因为沧桑正道比较辛苦。这是我进入社会以来,一直觉得很寒心的,可是圣贤们说了几千年改变也不大,也就只能这样了。
所以真的遇到那种有能力治未病的,在你还没有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的就提醒你的大夫,好好珍惜,他可能会说些很严重的话,让你觉得不舒服。不要因为相信“缘分”,就到处换医生,最后落得一场空,我之前反复强调在中医治疗里面的“时间窗”的重要性,错过了以后,病就很不好治了,就算起效也很大可能会落下病根。“缘分”背后,更重要的,是操守,是修养,这是医患双方都需要的,但是却少有人提及。
公众号:梅林岐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