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 > 敢于挑战权威 民俗学须独立思考

敢于挑战权威 民俗学须独立思考

初次接触民俗学,导师会列一长串书单,作为学术背景知识和参考资料。

我们从小被提倡要多读书,或许是农耕民族重视经验的缘故,我们对知识分子、专家和权威有着天然的敬意,却少了些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敢问:印在书上的,一定是真理吗?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看到书中谬误?

民俗学的经典书籍,很多由国外译介而来。或许因为我有英语专业的基础,在看到一些译文时,能够非常敏感地捕捉到跨文化导致的翻译偏差。

诸如九霄被译成“Cloud nine”,

道教三尸神被译成“three angles”,

中国的龙被译为喷火恶兽“dragon”……

种种不严谨让人看了简直七窍生烟。

另外一些谬误则是文化背景不同,学者对于异文化的前提预设失真,简单套用对其他群体的观察结论。

比如中国的民间习俗有待客之道,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给客人享用,有西方学者将此归类为“夸富宴”模式,认为是出于虚荣心,向外人炫耀富足。这你能认同?

同学劝我说,人家这样写在书上,一定有他的道理,人家是西方学术界的权威,写的都是流传多年的经典之作……

不好意思,实在不能苟同。

我从高中开始发表文字,虽然只是不值几个钱的豆腐块,但从此让我有了敢于平视其他作者的胆气。

字印在纸上,只能说明作者找到了一个表达途径,有机会跟更多人阐明他的观点,并不代表他就掌握真理。

所谓经典之作,不是说作者就完美无敌了,其价值是在茫茫混沌中提出一个话题,树立一个标杆,让后人得以在此停留聚集,便于参考讨论研究。

由于英语免修,我比其他人有更多时间泡图书馆。越读越觉得,西方一些作者难免受时代局限和自身文化逻辑局限。跨文化交流,如不能深入到一定程度,很难理解中华文化的逻辑。

另一些文字则是西方学者的推演。不可否认,他们搜集掌握了大量的资料,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和优裕的经济条件去推敲文字,完善理论。但我们应明白,这种推演并非纪实,现实情况可能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而改变进程方向。

华夏的文化,需要我们自己的学者去实地考察和解读。我们的民俗学,目的不是用田野资料去印证西方理论的正确,而是力求从纷繁复杂的民俗事象中,解读我们独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民俗学的同道们,千万不要盲从书本,尤其是西方译本著作,看书务必带着批判精神,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检验真理,共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公众号:清凉观